十月下旬,为提高高考复习质量,满足学生复习要求,高三年级进行了为期十多天的阶段性复习研讨。
先是在10月19日、20日两天按高考模式进行了阶段性复习质量检测;而后两天进行了试卷分析,并由学科主任写出书面分析报告;接下来在一周的时间里各班分别找时间召开了班科联席会,研究各班复习情况,总结复习得失,并由班主任做出书面汇总;最后,在11月3号,年级召集各学科主任在三楼集体备课室对阶段性复习又进行了面对面研讨。通过研讨,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大家认识基本一致:
第一轮复习要全面阅读教材,查漏补缺,彻底扫除知识结构中理解上的障碍。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各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练,提升应用能力。这一轮复习的目标是查出所有理解上的障碍,为全面而准确地记忆打下可靠的基础。不论平时多么熟悉课本,都不能省略全面阅读教材这一环节,因为:①以前的知识往往是零碎的不成系统的,全盘的通读有助于整体掌握知识。②全盘的通读可以找出一些以前被忽视的环节或死角。③懂得的东西未必理解得深刻,带着疑问去通读,有助于深刻领会课本内容
一般而言,考生的复习障碍主要有:概念不清、公式不会运用、计算不准、原理模糊等等。这些都是理解的障碍,同时也是记忆的障碍。考试时,往往使储存在大脑中的知识难以提取出来。通过全盘的通读,才能对信息进行记忆编码,分类梳理出知识点,才能明白各学科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知识网络结构。复习完一个章节,就在不看课本只看笔记的情况下,把课本中的知识点一一地过一遍。遇到记不起来的地方或理解得不是很透彻的地方,再翻开课本看看,这样就会加深印象和巩固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