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艺术的渗透
《文化生活》中《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框,说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教材以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为例来说明。而中国的文学艺术是丰富多彩的,在教学中有较大的选择余地,不少老师选择了书法艺术,在这轮教学中我没有选用书法艺术,而是选了秦兵马俑坑中的陶俑艺术、瓷器艺术、苏州园林艺术以及很少有人用的皮影艺术,但是在课件制作时我始终渗透了书法艺术,在字体、字号、字体颜色、字间距、行距、文字的方向(横向或纵向)、文本框线条的粗细与颜色、文字的动画设计(包括出场顺序、进入、退出、强调、开始、延迟、速度、重复、声音等)、版面结构等方面都作了考虑。下面选取部分画面,请你鉴定。
自造“对联”,仅取其形式而已,一联写处事,一联写为人,贴在了教室里,意在挖掘班级活动的文化内涵,进一步引申育人,也丰富了班级文化,增添班级的文化味。这节课引来作为结语,意在联系实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挖掘教材内容的育人功能,也是引导学生传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以回归教育本质,还原教育的本来面目。
“对联”还可加字。(也可去字,去掉“包水饺”和“容他人”)
进一步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