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优质课的优与忧

[日期:2011-05-02] 来源:政治呆子WANG  作者:薛玉海 [字体: ]

优质课的

    最近听了几节优质课,不由得想起去年四月份参加省优质课听课的情景,在临近活动结束的时候,省特级教师、菏泽教研员韩力军老师代表评委进行点评。老师的点评很精彩,也可以说反映了优质课的共性,很有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因此我根据笔记摘录部分,以供教研参考。

老师首先肯定省优质课评选活动是成功的,参赛教师人人精彩,各具特色

1、目标设计合理准确,得到有效落实。

2、教学策略上,实行“三步走”的方法,一是提供情景材料、问题,二是师生互动、探究,收获知识,三是再设计活动解决问题。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化,知识点是在探究中得出来的,是探究的结果。

3、教学方法运用灵活。

4、学生参与度高,主动性、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5、贯彻了“三贴近”原则。

6、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突破重难点。知识的落实和活动探究二者都很重要。

7、体现了素质教育,克服了应试教育的痕迹。

不足之处

1、最重要、最普遍的是对教材缺乏深入研究,不涉及相关理论,造成先天不足。内容决定形式,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必须在研究教材上下功夫。

2、理解教材不到位、不准确。如把政府职能简单地归纳为人民的尊严或人民的幸福;又如认为“就业不能找政府”,这是错误的,甚至政府有时直接就能解决就业,招考公务员就是其一。(他还列举了许多类似的例子,这里不再一一摘录)

3、回避反面热点材料。如评议政府,应该从正反两个方面来评,但绝大多数都仅唱赞歌,基本上没有涉及政府履行职能不到位的地方,缺乏反面例子。要使政治课教学更客观、更可信、更有说服力,必须做到正反结合,决不能回避反面例子。

4、情景问题的探究性不够,学生直接从课本中就可找到,不太用脑就得出结论。视频、图片多,但震撼性少,深入分析的少。

5、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要融入知识中去,应自然而然,不应乱套。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