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教研室于2011年12月7日上午10:00召开了物理教研活动。活动的内容主要两个方面:
第一、 听了刘佃庆老师《牛顿第二定律》的公开课。
第二、 紧接着对刘佃庆老师的这节课进行了研讨。
上午第三节,物理教研室全体成员,分管校长张校长一块听了刘佃庆老师的课,刘佃庆老师精心准备,制作了精美的课件,很好地完成本节公开课。第四节紧接着对刘佃庆老师的这节课进行了研讨。首先由刘老师介绍他自己对本节课的设计思路:
1、地位和作用: 核心地位 基础性作用
核心地位:牛顿第二定律具体的、定量的回答了加速度和力、质量的关系,它是牛顿物理学的核心。
基础性作用:牛顿第二定律是学习动量观点和能量观点的基础。将深刻的影响着学生对整个高中物理的学习,犹如高楼大厦之地基!
2、新课程的特色:
教材上:更突出科学探究的地位,更有利于教师灵活处理教材。
理念上:更注重科学探究过程,更注重学生的个体体验。
3、我的理解:
经历“一个过程”: 经历一次相当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渗透“两种方法”: 控制变量法、图象法
发展“三种能力”: 理解推理能力、实验设计和操作能力、数学方法解决物理问题能力。
接着夏冰老师对高一物理组如何集体备课进行了发言:由于本节课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比较高,根据学生的实际把探究实验提前,把正交分解放到下一节习题课时刘佃庆老师就是按我们集体备课的要求,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段玉萍点评到:从整体上这节课非常成功,设计思路清晰,有利于学生的接受。
杨令武老师点评:课非常好,下一步应更加注重探究过程。
郭脉波老师点评:佃庆的课很好,好在1、课件引入好,符合物理注重情景教学,视频入胜,引导学生有生活来学习物理,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2、问题串设计新颖。需要改进的地方例题有点难度,是否降低难度改为水平拉力,然后例2在倾斜拉比较有梯度,降低了难度。
最后,学校副校长张庆军同志做了指导性的发言:1、根据咱们的学生的基础对课本要进行二次开发,但二次开发符合新课改的要求。2、学生的数学基础薄弱,是否抽出一定的时间专门补充一下与物理有关的知识,也充分说明数学的基础性作用。3、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