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济南加油 长城冲刺—高三政治组济南学习总结

[日期:2012-02-28] 来源:政治教研室  作者:薛玉海 [字体: ]

济南加油 长城冲刺

——高三政治组济南学习总结

    2012年2月26日,我校高三部分老师在副校长张庆军同志的带领下赴济南参加高考研讨会,政治组由济南市历城二中的高级教师张洪伟老师作了精彩发言。28年的高中政治教学生涯、张洪伟老师拥有24年的高三备考经历,曾获得教育部跨世纪园丁工程国家及骨干教师、山东省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师、济南市学科带头人、济南市优秀思想政治课教师、区学科带头人等称号。

    张洪伟老师对教材和高考有着精深的把握,多次被邀请参与教材、教学设计等编写工作,经常在省内各地做高考辅导报告。听了他的报告,收获很大,现将学习情况汇报如下。

    一、2011 年高考(山东卷)文科综合思想政治试题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张老师结合山东省招生考试院、阅卷领导小组分别对政治试题作的评析,根据自己的阅卷经历和研究心得,对2011年试题进行了分析。2011年试题的主要特点有:

1、重基础——试题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2、重能力——试题突出以能力为主的测试

3、重思想——试题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4、重综合——试题尝试设问逻辑顺序的创新

5、重现实——试题关注时代及学生生活的情境

6、重选拔——试题合理分配难度实现选拔功能

另外,试题在理念稳定、结构稳定、风格稳定基础上,适度创新;试题在坚持思想性、科学性、公平性前提下,展现了时代风貌、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二、梳理了07--- 11年山东高考试题命题特点与规律

 

1、经济生活:

(1)选择题的特点:知识覆盖面广,综合性强 ,突出对主干知识的考查。

立意: 一个战略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

知识:第一组:价格、消费 市场调价(价值规律)与宏观调控(财政、税务的作用等)。 (曲线图表)

     第二组:分配公平、共同富裕。

     第三组:科学发展。

2)非选择题考查主干知识

07年28题 自主创新、三农问题   (科学发展观)

29题 走出去、统筹对内对外(科学发展观)

08年28题 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科学发展观、产业结构)

29题改革开放30年,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09年28题 利用财政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发展。  (科学发展观)

10年28题   文化产业   (科学发展观、产业结构调整)

11年28题    产业结构(科学发展观、产业结构)

(3)启示:启示之一:关注教材的变化,如效率与公平、财政和税收、实现经济持续协调发展

启示之二:关注考纲和教材不一致的地方。

启示之三:关注一个战略指导思想、两个手段、三种政策、四个环节、五个措施。

2、政治生活部分

(1)选择题    高度关注(与公民权利有关的)国家法规、政策的最新调整和社情民意,保障民权。

(2)非选择题    高度关注考查角度

07年:政府

08年:公民的政治参与

09年:党、人大、政府、公民

10年:人大代表 、政协委员。

11年:党的执政方式、政党制度、以人为本

3、文化生活部分

(1)选择题的启示:

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第四单元)群众性的文化活动和学生实际;(第一、四单元)文化的传承。(第二单元)

2)非选择题出题角度和答案设置

设问基本稳定;设问切口越来越小(向全国卷靠拢);选用外地材料;一二单元为重点

4、哲学部分

1、选择题注意:

意识的能动作用实践的含义和特点、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由“广积粮”转为 “深挖洞”

唯物史观总有一个试题(或选择、或主观)

2、非选择题考查角度

(1)设问角度以微观为主;(2)考查范围以辩证法为主;(3)设问方式以哲学依据和方法论为主;(4)慢慢体现全国卷特点:合理性、局限性、评析等。

三、2012年应关注什么样的时政热点。

1、与教材知识密切结合社会热点。这些社会热点问题应具备如下特点:体现国家意志,被老百姓普遍关注的时事和热点;带有战略性、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新价值观;学生能运用教材中比较重要的理论知识去分析,而不是纯时政的新提法和新理论。

2、多年来一直被关注的持续性热点。要关注那些长效的,且事关我们的生存环境、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科学发展观、转方式调结构、“三农”问题、科教兴国战略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全球化、绿色GDP、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公民意识和公民的政治权利、国家统一、国家主权等都是多年的热点,在高考中是“常考点”,只是在每年的高考中切入的角度有所变化。这些热点要多关注,而且要注意这些持续性热点在一年的具体体现。   

3、重点关注国内热点。不管是文综卷政治试题,还是政治单科卷试题,都有一个原则:“以我为主”,也就是着眼于我国的实际问题。从近几年的高考试卷来看,越来越偏重于对国内热点问题的考查,特别是我国内一些持续性的特点,而对国际热点考查较少。但这并不表明,国际热点就不要关注,而是要看国际热点与我国的相关度。一些与我国根本利益、我国的外交政策紧密联系的,本身又相当稳定、清晰的国际热点也应关注。

四、2012年高考复习备考教学建议

(一)二轮复习坚持的原则

1.基本复习思路是立意——情景——设问——解答。 2.实现热点专题+知识专题+方法专题的综合探索。

3.热点专题研究要坚持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原则,找准切入点,重点培养知识运用能力。

 4. 知识专题要突出重点,反对漫天撒网,平均用力。

 5.二轮复习中要穿插安排解题方法与技能的专项训练,让学生摆脱题海,掌握方法和规律。

(二)、二轮复习注意的问题

1、继续加强基础教学

   一是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越是规范越重要!

   二要重视构建主干知识的框架体系。

   三是注重学生时政术语的储备,主要是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中的新表述。

2、进行知识重组、构建知识体系

知识复习不是新知识教学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知识的整合、重组,使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获得进一步的发展。知识重组包括两个方面:

第一,教材知识的拓展与整合:知识横向联系的把握与纵向层次的拓展。(注意高考对知识考查的方式)

第二,教材理论知识与时政知识(党和国家意志)的重组。特别是对中央全会精神,要上升到与教材同等高度来对待。

3、重视热点复习,热点复习小型化

不搞大热点专题,把热点复习和知识专题融合在一起。

热点材料的准备要权威、规范、典型、精炼。

4、进行针对性专项训练

经济生活计算题、经济生活图表题、政治生活主体题、哲学生活主观试题、综合探究题。

5、利用和分析好每次考试,抓好落实

    每次考试后都要搞好细致的试卷分析,并围绕我们的目标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搞好跟踪落实,抓重点,促边缘,力争更多学生成才。

6.重视高考试题的研究

(1)近五年山东高考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2)相同考点的高考题:对比研究,找变化。

(3)不同区域的模拟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4)全国各地调研试题:集中研究,找信息。

7、丰富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重视山东地方特色

通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可以看出试题比较注意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隐性考查。如一些试题的“文化含量”很重,从把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作为选材的对象,到触及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内核——中国传统哲学,这对学生的人文知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一些试题还注重对学生人文精神的渗透考查,这类试题所关注的往往都是关乎国家、民族乃至全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果考生思想境界较低,人文精神缺失,必然对这些问题缺乏足够的关注与思考,答题时也必然缺乏应有的深度。因此,复习中还应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教育,引导考生超越具体的学科知识,思考知识背后的价值追求,不断丰富自己的人文素养,提升自己的思想境界。此外,由于高考中常常会出现科学题材的试题,尤其是哲学部分的选择题,因此还要引导学生适当关注重大科技发展与成就,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