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一次常规的生物集体备课

[日期:2012-03-02] 来源:生物教研组  作者: [字体: ]

    周四下午一二节,我来到高一年级生物备课组观摩了集体备课,身临其境深刻感受到了高一生物教研组浓厚的教研氛围。

 这是一次常规的集体备课,主备人王梅老师,内容为必修三第二章第二节—通过激素的调节。老师们先提前制定了学案,学案内容主要有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实验探究活动: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第二部分为血糖平衡的调节。就学案的设计来看不是简单课本内容的重复,而是结合学生的实际充分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整合,并与初中与本节有关知识做了紧密联系,如初中学过的各种激素及激素分泌失调引发的疾病。学案设计符合学生现有水平,实用性强。就本节难点第一个探究活动而言,将沃泰默、斯他林和贝利斯的实验设计为问题的方式,突出了实验设计能力、实验分析能力的培养,对沃泰默试验不足之处,通过设计的问题可以培养学生勇于质疑的精神。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帮助。就第二部分本节重点血糖平衡的调节内容来看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方式突破:首先创设了各种问题情境:①医院里血糖常规的化验为什么要空腹?吃过饭会有什么影响?②吃饭后血糖会升高,一段时间血糖为什么又会下降至正常值?③马拉松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血糖含量并不会下降,为什么?通过以上问题情境的创设,学生了解了血糖的来源于去路,为血糖平衡的调节奠定了基础。对血糖平衡的调节,先通过认识胰岛素、胰高血糖素了两种动物激素的功能入手,进一步提出回扣情境问题,血糖过低、过高是机体如何调节?通过以上知识的层层铺垫,提供素材让学生通过建构血糖平衡调节的模型提高对血糖平衡调节的认识,这也是这节课设计的一大亮点。最后尝试归纳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学案还设计了当堂练习,起到了当堂巩固的作用。这节课的整体设计思路非常好,对内容的处理把握到位,重点突出,始终有引导学生动的思想,循序渐进,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老师们还提到如何做好这节课的导入;要把握好课堂的时间安排,重点要放在血糖平衡的调节上;为进一步加强对胰岛素降低血糖功能的认识,可联系实际生活,引导学生分析糖尿病病因及症状;反馈调节的概念可以通过血糖平衡调节的过程加深理解,注意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如胰岛的内分泌部、外分泌部,进而了解分泌激素的是内分泌部。

 这次集体备课,特别渗透了以下四种意识。围绕我们的立项课题-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研究,老师们提前特别观摩了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的教学视频,将课题研究的理念真正渗透在教学中,这种意识的确将推动课堂教学。立足于我们的生源实际老师们特别指出了如何让课堂低重心运行,将这种理念深入内心,指导教学,推动教学的大发展。我们的学科分管领导副校长李宁指出生物学科是一门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的学科,通过生活知识讲解教学内容会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更有助学生理解知识,这种理念对我们的学科教学有很重要的指导意义。生物学科也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学科,让学生动手会更加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了以上这四种意识:课题研究意识;低重心运行意识;理论联系实际意识;动手意识,我们的生物课堂会更精彩,更生动。

我深深感觉到:我们生物教研组虽然人少,每位老师承担的教学班级比较多,但老师们用敬业、务实、善于研究、扎实任干、好学、精诚团结、锐意进取的精神,通过这种扎扎实实的备课活动,汇集体智慧与力量,真正推动了我们的学科教学。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