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361”多一度热爱—观摩高一361高效课堂的物理集体备课有感

[日期:2012-03-14] 来源:物理教研组  作者: [字体: ]

校本教研是引领教师走进新课程的主要渠道,集体备课是校本教研的主要内容之一。为了充分发挥教师的集体智慧,促进教师以老带新,以新促老,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教研和备课效率,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今天观摩了高一物理组集体备课,特用主备人刘佃庆老师的发言作为本次活动的题目。

一、   集体备课基本程序:

1、    通报上一周的周末自主训练(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主备人说课(利用多媒体课件,集体备课说课制)大家集体讨论(修改完善,定电子稿)主备人周末自主训练主备人课堂展示物理组内评课反思

2、   时间安排:集体备课基本程序分两步走,第一集体备课主要完成前四步,第二推磨式听课和评课。

二、   通报上一周的周末自主训练:

各任课老师通报上一周的周末自主训练情况,总结学生存在的问题。

1、 王磊:周末自主训练四3人未交)

1题、5题、8题、14题错题集中(15主要考察学生对匀速圆周运动的特点,814主要考察学生对匀速圆周运动的解题思路和方法的应用。)

2、 张居君:每周有练习,学生已有了习惯,对匀变速曲线运动和变加速曲线运动理解还有难度,应多练习。

3、 董光春:学生的能力参差不齐,好的全做完,差的仅仅做完选择题。

4、 刘佃庆:老师在晚自习时间辅导个别学生,再有学生给学生讲。

5、 夏冰:平面图、立体图转化不了,物理情景把握不到。

三、    主备人刘佃庆说课(利用多媒体课件,集体备课说课制)

      (一)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基本内容.

     2.知道所有行星绕太阳运动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3.知道所有行星的轨道的半长轴的三次方跟它的公转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且这个比值与行星的质量无关,但与太阳的质量有关.

     4.理解人们对行星运动的认识过程是漫长复杂的,真理是来之不易的.

      过程与方法

    通过托勒密、哥白尼、第谷·布拉赫、开普勒等几位科学家对行星运动的不同认识,了解人类认识事物本质的曲折性并加深对行星运动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澄清对天体运动裨秘、模糊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

    2.感悟科学是人类进步不竭的动力

(二)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认识行星的运动.学好本节有利于对宇宙中行星的运动规律的认识,掌握人类认识自然规律的科学方法,并有利于对人造卫星的学习.

(三)教学难点

   对开普勒行星运动定律的理解和应用,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澄清人们对天体运动神秘、模糊的认识

(四)学法指导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精讲精练、

(五)教学设想

预习导学学生初步了解本节内容合作探究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典型例题分析巩固知识达标提升

四、   大家集体讨论(修改完善,定电子稿)

     杨老师:在预习导学中应加入知识回顾。

        夏冰:问题太大,应更小,更具体。“地心说”、“日心说”应以填空的形式出现为好。

五、完善下星期的周末自主训练

通过全程观摩高一“361高效课堂”的物理集体备课,我感觉集体备课不仅能发挥集体优势,为解决疑难问题达成共识,并为培养物理学科新秀,推广物理教学新成果,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打开关键之门。刘佃庆老师“361高效课堂”的提法很好,老师讲30%的时间,学生讨论学习60%的时间,总结归纳10%的时间,简称“361”。我提两点:       一、关键把握集体备课的纲领,注重的方向。

1、一个原则:让思维碰撞思维,用智慧点燃智慧,以情感沟通情感。

2、两条主线:一条是教师引导点拨传授知识的方法、手段;另一条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及学法。

3、三个精选:精选课堂作业,精选基础习题,精选拓展习题。

4、四个选定:选定时间、选定地点、选定内容、选定执教教师。

5、五个目的:实效性(解决问题)、全体性(人人参与)、经常性(根据实际需要随时随地的研讨)、研讨性(深入讨论,上升到理论)、互补性(取长补短,把集体智慧化为个人教学行为)。

6、六个统一:统一认识、统一目标、统一习题、统一课时分配、统一进度、统一考查。

7、七个利于:利于教学情境的创设;利于问题的生成;利于自主学习;利于开展合作;利于活动的展开;利于自我体验;利于创新精神的生成。

8、八点钻透:考点、重点、难点、能力训练点、思维障碍点、学科交叉点、现实连接点、德育落实点。

二、设立高一物理组公共邮箱

教师根据电子教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分单元提出不同看法、做法。及时把个人建议、主备人的学案发在教研组公共邮箱上,以便资源共享。备课时大家都能在自己的电脑上讨论、修改。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