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周二上午第四节,石学臣老师于高二四班执教一节《细胞的生命历程》复习课,分管生物学科的副校长李宁同志莅临听课,生物组全体教师参加了听课,并于周五课间操在副校长李宁同志办公室进行了评课交流。
王梅老师认为:课件制作精美,实用,能真正有效的展示动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及精子细胞形成过程。让做错题的学生说出出错原因,能更好的帮助学生查找问题,比直接讲解更有效。指导学生分析问题做题的规范性。五大绝招,语出惊人。把普通的解题规律说成绝招对学生是一种莫大的吸引。
几点想法:
⑴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如第五题考查有丝分裂中期特点,可借助与排除法选出正确选项。
⑵精子、卵细胞的比较被提问的学生回答不上来,可以让其他同学回答。
⑶课堂容量过大,教师水平体现很充分,文科班,学生基础较差,能否当堂消化得了?
南淑婷老师:这节课设计好,特别是前面表格,把考点、目标定位、题目、学情分析一表一网打尽,一览无余,前期做了大量工作,最后总结了五大绝招,课的开始、结尾都精彩。对学生的鼓励用语恰当,学生能站起来回答很了不起。值得商讨的是,把平常的解题方法说成绝招是亮点,但如能与实际题目联系就更好了。容量太大,把这一节课分成多节讲可能效果会更好课件播放太快,幻灯片较多。
李玲老师:从内容的处理来看,石老师下了不少功夫,比如小细节,对细胞周期的概念,引领学生沿着细胞周期走一圈,更清楚的认识了起始点。容量大,前半部分处理形象直观,后半部分归纳五大绝招上升到理论层次。对学生的评价合理、中肯,语气柔和如一个学生答错问题了,这样说:你不要轻易的否定自己,你的错误里面也有值得肯定的成分。对另一位祝守舵同学说:就如你的名字一样,咱班靠你来掌握舵手了。
陈燕老师认为:石老师这节课从备课、学情分析、课件的制作都下了不少功夫,准课前备充分。课件中可见形象生动直观,学生通过观察、回答、题目讲解能真正动起来,让学生描述有丝分裂过程 有助于学生对图形的理解。特别是对同源染色体和姐妹染色单体的概念的理解。值得是商讨的几个问题,课堂容量太大,可以先处理有丝分裂及其问题,在掌握好有丝分裂的基础上再复习减数分裂,最后归纳五大绝招,对位练习。这样把所有难点知识一节课打尽,内容是复习完了,但学生未必真正掌握到位。也可以让学生多动动手,画画重点时期的分裂图。内容较多,可否把分化、癌变、衰老的问题讲解放在下一节。
作为我们的学科分管领导副校长李宁同志对我们畅所欲言,扎实搞好教研的良好风气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高屋建瓴,从理论层面引领了我们对课堂的评价。不足之处还是容量太大,是否真正适合班级同学的知识层次。但通过这堂课看到了老师对学科教学的热爱。记住五大绝招,解决所有问题,掌握了学生的心态,这也是一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身教胜于言传,最大的德育就是教师的精神。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句话语都能让学生感到一种态度。老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与了充分的肯定。对错因的分析很重要,特别是高三复习,大家要引起足够的重视。通过三维动画播放有丝分裂能让学生更直观的认识过程,再通过各个时期分裂的模式图逐个击破,有助于对知识的复习。副校长李宁同志的评价及其教学理念让我们每一位老师敬佩,用形象直观的手段突破抽象知识,注重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能引起兴趣并能学以致用,这些理念对我们的学科教学有很大的指导作用。同时副校长李宁同志还提到生物组的老师们各有各的优点,如陈燕老师对教学的严谨、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精神;李玲老师的柔和、亲和力、头脑灵活;石学臣老师的幽默、形象化、课件制作水平等等,老师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发挥自己的优势,并能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
石学臣老师的设计及自我反思:
周四上午第四节课,我为生物大组提供了一节公开课。副校长李宁同志、陈燕老师、南老师、玉珍老师、王老师、李玲老师参加了听评课活动。
【我的课前设计】
一、 课的定位
这是一节给文科班上的复习课,内容是《细胞的生命历程》,包含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
二、 学考目标与学情分析
我通过批阅作业,绘制了以下情况分析表,包括学考目标定位、掌握层次、学生错题情况反馈等。
(目标)知识点 |
定位 |
对位训练题目 |
错题反馈 | |||
(简述)细胞周期、无丝分裂 |
Ⅰ |
4、7、12 |
| |||
(概述) 有丝分裂 |
间期 |
Ⅱ |
8 |
| ||
前期 |
2、3、6、9 |
3 | ||||
中期 |
5 |
5 | ||||
后期 |
14 |
| ||||
末期 |
|
| ||||
有丝综合 |
|
10、11、、34、35 |
10 | |||
(举例说明) 减数分裂 |
减1 |
间期 前、中、后 |
Ⅱ |
21、22、24、36 |
21 | |
| ||||||
减2 |
前、中、 后、末 |
13、17、20 |
13、17、 20 | |||
减数综合 |
|
15、16 |
15 | |||
(观察)有丝分裂实验 |
Ⅱ |
33 |
| |||
(说明)细胞分化、全能性 |
Ⅱ |
25、28 |
| |||
(说出)细胞衰老、凋亡、癌变 |
Ⅰ |
26、27、29、 30、31、32 |
27 | |||
其他知识点和题目 | ||||||
染色体、姐妹染色单体、同源染色体 |
1、18、34(4)、35(5) 36(3、4)37(3、5、6) |
34(4)35 | ||||
有丝和减数的综合 |
19、23、37 |
| ||||
三、 课堂设计
1、 针对文科生基础弱、不喜欢思考的学习实际采取如下调动措施:
(1)联系生活 在可得导入部分,我出示了从人产生精卵,再从受精卵到人的图片后,故意问一个看似与讲课内容无关的问题:“有人说,生命是一个轮回,你认为呢?”
(2)展示平常看不见的显微直观视频,引导学生从直观现象走向抽象规律。
对于“有丝分裂”的教学,我首先播放《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英文视频,大约花了3分钟,重点观察了复制后的染色体形态和星射线;其次播放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三维立体动画视频,大约花了1分钟,从不同方向重点观察了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的特点,尤其是末期特点。
(3)多人次提问基础知识,给予赏识。
2、主体知识的处理 我结合学考考点定位和学情反馈表有重点地展开。在处理后面的综合题目时,感到学生基础特差,比如记不住概念等,我就有意识地从信心上给与鼓励。我提出了“绝招”这个纯粹唬人的词,一方面是为了吸引学生关注学习,另一方面也是潜意识地传递一种“我把绝招都告诉你了,你一定能行”的信念!
以下是该部分知识的“五大绝招”:
解题五大绝招:
绝招一:【染色体的计数绝招】看着丝点数目:以着丝点为标准的,有几个着丝点,就有几个染色体。
绝招二:【辨认同源染色体绝招】大小形态同,颜色(来源)异。
绝招三:【区分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看起点和终点是否相等:起点和终点在同一直线上的为有丝分裂;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为减数分裂。
绝招四:【区分图像是DNA还是染色体】看加倍的时期:加倍的时间在间期,且线条是倾斜(DNA的复制需一定时间)的为DNA;加倍的时间在后期(有丝分裂后期或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且是突然加倍(着丝点的分裂是瞬间的)的为染色体。
绝招五:【鉴别某一细胞图像属于哪种细胞分裂?处于哪个时期?】看同源染色体的行为:没有同源是减二,同源散乱为有丝,同源“配对”是减一。
紧跟着就是对位训练,分前期、中期、后期进行。
3、关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落实 我主要是通过鼓励和赏识学生来落实这一目标的。在我的课堂里,有的是老师无穷的希望和惊喜。学生睡觉了,我善意的去轻轻拍拍他,没有过分的指责;学生不会回答问题,我鼓励他思考或者帮助他思考方法;学生答对了,给予及时、恰当的赏识。“身教重于言教”(李校长语),在教学中完成“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教育。
四、 不足之处:课堂容量太大,这一点取得了包括我在内的一致认识。这就有问题了,文科班的学生能否掌握得了?
五、 我的改进——二次课堂的生成
如果说上一节课重点是“饲喂”,那么在下一节课里,我注重了“消化”。结合着训练题,让学生一步步理解。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通过这种扎实的公开课活动,别人就像一面镜子,夜照亮了自己的教学。真正的研究才会推动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