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衔接课,为学生搭建起初高中学习的桥梁

[日期:2012-09-24] 来源:教务处  作者:徐春华 [字体: ]
      高一正式开学后第一周,我校各教研组举行了初高中衔接课活动。经过认真研讨和精心准备,10位教师展示了精彩的课堂。课后每个教研组都进行了评课活动,并将此次活动进行了认真的总结。

语文:

      由陈西强老师执教。陈老师的课大气凝练,对学生循循善诱,特别注重了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学生的学习随时提出要求,规范学习习惯,培养文学素养。陈老师指出学语文要有“语文的眼光”。用诗意的语言——“不学文言文,就找不到回家的路”强调了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并传授了“文诵”“文思”“文化”等方法。指出了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文体的功能。课后陈老师进行了总结,主要从“初高中语文的不同”“如何认识初高中语文教学的衔接”“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对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阐述。体现了陈老师对语文教学细致探索、孜孜以求的态度和精深的教研水平。

数学:

      由王振源老师执教,经过反复研磨而成。组内教师献计献策,王老师精心准备,给二十几位教师呈现了一节精彩的课堂。课上王老师开门见山地阐述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然后采取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讲练结合,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本课内容。课后进行了认真的评课,形成一致看法:课题选得好;贯彻了“低重心运行”的原则;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学法指导;课堂结构有点前紧后松,要注意调控。

英语:

      由贾锋老师执教。课前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重点研讨了“规范书写”“教授音标”“补好词性意识和句子意识”等问题。然后,选取了“句子的类型”出示研讨课。贾老师重点讲授了“简单句”“并列句”“复合句”以及“从句”(宾语从句、状语从句、定语从句)的用法。课后进行了评课,大家一致认为:贾老师极具亲和力,授课热情饱满,关注每一位学生。加强学法指导,注重学以致用,能够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各个任务。体现了课堂的创新,摆脱对教材的过分依赖。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以及教学环节的融会贯通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

物理:

      由郭脉波老师执教。课前,郭老师针对初高中物理的衔接进行了认真的研究,从学法、教法以及高中物理课程的整体设计方面进行了概括,组内教师对于如何衔接都提出了各自的看法。郭老师进行了总结,突出了“高中物理与生活”“高中物理常见的研究方法”“高中物理常用的思维方法”“高中物理与初中物理的区别”“如何学好物理”几个方面,并将主要思路与方法渗透在衔接课中。课后进行了评课,认为郭老师从思维方式、学习目标、教学理念、学习方法与规律等方面强调了初高中物理的不同,搭建起初高中物理的桥梁,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

化学:

      由王静老师执教。课前首先进行了研讨,达成共识:初高中的衔接课不是一节课的衔接,而是一段时间的衔接,无论形式和内容都是创新,应该立足初高中的知识、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异同而衔接,如何上好衔接课需要创新。课堂中初高中衔接的内容主要有: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元素、原子、化学发展史。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方面,采取了合作学习探究方式,利用生活经历展开谈论。课后进行了评课,认为:王老师的课堂体现了大胆创新,对教材进行开发和整合。分层次教学,小组合作探究,注重学习习惯与方法的指导,使学生真正动了起来。不足之处是在细节问题上需要注意。

生物:

      由石学臣老师执教。在课前的集体备课中,老师们一致认为除了回顾部分初中知识外,还必须给学生进行高中学法的指导。同时要降低难度,采取分组合作探究模式,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在授课过程中,石老师引导学生回顾了有关初中知识,点评了初高中在内容、要求和方法上的差异。结合班级和学校的结构层次导入课题和学习目标。在温故知新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以任务驱动为主要学习提示和要求,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和纠错。以课堂错题反馈为主,构建高水平作业。评课中大家认为石老师注重了学法指导。在复习旧知的基础上通过任务驱动带动知识的学习。突出学科特点,结合生产与生活实际讲授,注重低重心运行,加强激励和评价机制。

政治:

      由李金玉老师执教。集体备课时,老师们一致认为应该先给学生学法上的指导。李金玉老师将本节课的思路及授课过程梳理了一下,然后大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授课时,李老师首先分析了初高中学法的不同,强调高中政治要注重理解,认真思考,积极参与课堂,做好预习和复习。授课中,李老师注重与学生一起探究问题,解释重要概念。老师们对着节课给予了充分的肯定。认为学法指导到位,科学地运用教材,立足于学生实际,从日常生活入手,便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注重了知识的落实与巩固,小组合作探究有成效。以后要注意语言的简练。

历史:

      由王娟老师执教。课前王老师汲取了集体备课的精华,并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体现在:明确衔接课的内涵;挖掘主干知识;寻找初高中知识的衔接点;渗透先进的教学和学习方法;制定合理的导学案。在课堂实施中,王老师精心设计小问题,师生合作探究,使课堂步步深入,知识树的构建体现了知识的体系化、完整化。课后评课要点:初高中知识衔接自然,注重了学法指导。初步培养了学生阅读和提取有效信息、分析、综合、比较、归纳、概括历史事实的思维能力。学案导学科学实用。

地理:

      由张敏老师执教。集体备课时,张老师先谈了自己的设计思路:在讲高中第二节内容之前,先复习初中的基础知识,两部分内容各占半节课,教学方法为学案教学法。其他老师进行了补充。课堂实施中老师依据学案推进教学:引导学生分组观看地球仪,完成活动1、2、3,师生合作探究;做学案上的课堂测试,学生展示答案,教师订正;学习地球自转的意义,讲解时区的划分,做有关时区和区时的练习题。课后评课要点:讲课仪态端庄、落落大方;内容衔接到位,学法和教法科学,讲练结合,学案教学效果突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构建知识树。学生的展示、自我修订效果较好。

信息:

      由徐恒茗老师执教。集体备课时着重研讨了衔接课怎样上的问题,研讨达成共识。此外,还为学生设计精心制作了调查问卷,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初中的学习状况。衔接课分作以下几个环节: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收起调查问卷;把高中阶段的学习应对资料发给学生,学生自主学习,教师总结初高中的不同;教师播放《开学第一课》视频与大家一起观看;用图片导入新课,设置任务,引导学生回答问题,以抢答形式激励。课后进行了评课。

      在高一的这次研讨课活动中,各个教研组认真对待、精心准备,老师们积极参与听评课活动并及时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阶段性的衔接课研讨活动结束了,但是初高中的衔接并没有结束,教学研讨依然如火如荼。期待更精彩的亮点出现在我们眼前。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