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生物教研室刘玉珍老师研讨课纪实

[日期:2012-11-06] 来源:教务处  作者: [字体: ]

115号第六节生物教研室刘玉珍老师利用学案导学,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于高一二十班执教一节研讨课。学科分管领导副校长张万泉同志、教务处主任巩玉兵同志、课程管理中心主任徐春华同志、教务处副主任张纪广同志、数学组刘胜红老师、王振源老师、生物教研室全体教师参加了听课,并紧接着与第七节课在听课地点及时进行了评课,这次听评课活动对生物教研室的教学起了很好地促进作用。

首先刘玉珍老师进行了课堂反思。老师谈到这节课学习昌乐二中首先精心制定了三案一体的导学案,并与组内教师交流,反复修改,最后达成终稿。学案提前下发、收阅、统计质量及出错情况。课堂的重点为八种主要细胞器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的识记,想法是想通过学生自主学习纠正预习案中存在的问题,再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解决自己不会的问题,之后学生展示、学生评价,当堂巩固检测,最后学科学习班长总结。目的是记住本节课八种主要细胞器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

王梅老师认为:

1、刘老师教学基本功好,普通话标准、讲课大方。教学态度认真,课件、学案反复讨论修改。

2、探究点找得准。细胞器的、分布、形态结构、功能,为第四五章详细学习细胞的功能奠定基础。从识记这一点来看,目标达成了。通过当堂默写、画图的方式巩固、检测,效果非常好。

3、通过粘贴进一步认识、掌握各种细胞器的教较好办法。学生展示后启发、诱导学生纠错,学生学习细致,点评到位,课本中的相关链接超前做了预习,可见预习效果非常好,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了很好地调动。

一点建议:展示的优秀学案字太小,看不清楚,可以放大一点或提供一份标准答案。两次学生展示、点评时间安排略显紧张。

石学臣老师:本节课可以说一个引子,三个体会。教学宽度大,各种细胞器的处理灵活多变,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总之,围绕一个目的“记忆”,教师用心营造除积极的双边活动,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激发。通过合作学习改变了睡觉、不听课的状态。

老师的一点思考:有没有必要设计这么多围绕记忆的活动?

南淑婷老师:对知识处理方法灵活,目标明确,让学生知道干什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通过展示优秀学生作业样板,起到了激励作用。

李玲老师:老师教学水平高,不亚于优质课的水平。知识掌握透彻采用不同的方式突破,跨越单纯的识记,跳跃到应用层面。课堂有层次、有秩序、老师有激情,尤其是最后的抢答环节充分体现了课堂良好效果。

课程管理中心主任徐春华认为:这是相对完美的一节课。

1、导入从现实生活入手,能够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2、导学案的编制好,目标明确,要求到位,具有规范性。

3、评价机制非常完善。首先是学生展示、学生点评、教师总结,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形式看,态度认真,个人素质高,将知识、趣味性很好的融为一体。

几点想法:1、对教材知识的梳理,留的时间可以相对长一些,不要教师急于赶。

2、课堂大多利用了学生的主动回答,抢答,必答要相结合。最后 将整体的的体系简单梳理,说说我的收获,课堂小结。、

3、把握好训练题,掌握好训练的时间。

本堂课既体现了老师对课的揣摩、把握,通过这种研讨活动。又体现了生物组全体教师的精诚团结。生物组老师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实质领会深刻、到位,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走在了学科前列。

教务处主任巩玉兵认为:1、对教材知识的处理把握娴熟,研究透彻,课前的准备、预习非常充分。学案提前下发,及时批阅、反馈,针对出现的问题说明要求细致、具体。

2、通过自主学习环节,用双色笔将不能解决的问题画出来。对能解决的问题、不能解决的问题了然于心,再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3、学习过程体现了较强的层次性。,学生课上的细胞图制作非常好,通过该动手过程加深理解,个人的思考比单纯性的识记效果好的多。高二年级也制作过减数分裂的模型图,效果很好。希望生物组全体教师结合学科特点在这方面多动动脑筋。

几点值得探讨的问题:

1、课堂前面环节展示、自主学习、再展示、再交流,用的时间有点过多。大部分时间集中在某些同学上。自主、合作学习都围绕记忆,课堂较单调,要多方面促成学习。

2、将学案中出现的问题直接放在投影仪上展示,接着点评,节约时间。

3、展示学习目标后没必要再读一遍。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组内评价要进一步细化、完善。

副校长张万泉认为:

1、生物组老师人少,但老师们的教学基本功都很强。

2、课前预习案做得很好,坚持起到学案的引领和支撑作用,题目的选择可以起到依靠教辅资料来完成

3、不能为探究而探究。不适合学生探究的就不探究,一节课即使没有探究也无所谓。要抓好学生学科素养的培养。学生回答的方式不一定拘泥于某种形式,但课堂的最后一定要有总结,构建本节知识体系。

4、多媒体教学是辅助手段,一定要加强学生落实。利用好学生笔记、学案,特别是笔记要呈现出课堂最经典的东西。

5、八大细胞器的形态结构、分布、功能也可采用课前抽签的方式提问,通过这样有意思的活动掌握识记知识。

最后,副校长张万泉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生物教研室全体教师从高的角度提出了以下要求:

1、要多加强组内教师的交流。课堂教学以学案为引,群策群力,结合学科特点,制定高水平的电子稿学案。对本学科学案的制定拿出一个统一的模板。要精心筛选习题,真正适合学生。

2、对昌乐二中的教学模式要加强研究,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无论什么课堂,以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是不变的。寻找好切入点,结合点,关键是要适合自己的课堂。课堂要有个人特色,保持好自己的优良风格。

3、要加强集体备课。通过大家的整体研讨,发挥集体智慧。特别是研讨课、公开课、展示课等活动大家一定要通过集体备课一块商讨。在集体备课中主备教师要拿出一个统一的方案,大家都要发言,针对主备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观点,相互学习。

4、以课堂改进为平台,积极探索适合自己的学科教学模式,共同研究导学案的制定,要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副校长张万泉反复提到集体备课和导学案的编制问题,生物教研室全体教师会认真考虑,群策群力,发挥集体智慧与优势,以集体备课为抓手,以导学案为扶手,以小组合作学习为载体,积极探索适合生物学科的有效教学模式。

在此感谢各位领导对生物学科工作的支持、认可,感谢各位老师所做的努力!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