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 姓名: 时间: 听课人:
一级指标 |
二级指标及说明 | ||
学生表现 30分 |
1. 有效先学(不影响学生课堂探究欲望的先学) | ||
2.独立思考(学生有较充分的独立学习和思考的时间) | |||
3.适当合作(小组活动有组织、有机制、有展示、有评价、有效果) | |||
4.主动交流(与老师、与同伴主动交流,学生大声讲、讲清楚) | |||
5.大胆质疑(学习过程中发现和提出问题) | |||
6.认真倾听(认真倾听老师的引导、同学的表述) | |||
7.善于归纳(积极参与课堂的各种归纳性小结,学会积累课堂活动中的基本经验) | |||
教师素质 30分 |
1.内容科学(教学设计科学、学科特性鲜明) | ||
2.善于引导(适时适度引导、杜绝灌输包办) | |||
3.充分激励(激励机制完备、表扬鼓励恰当) | |||
4.语言精练(语言形象简练、教态自然大方) | |||
学案使用 30分 |
1.学案设计(一课一案,三案(课前、课中、课后)一体,内容分层设计,比例恰当。) | ||
2.学案使用(预习案提前下发,学生充分预习,教师有检查反馈环节,课堂以学案为导引,使用效果明显。) | |||
媒体利用 10分 |
1.有效使用(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容量。) | ||
2.展示充分(有效使用教室前后黑板,特别是注意通过利用后黑板增加展示人数和展示内容。) | |||
总体评价 (优良中差) |
|
合计得分 |
|
在“总体评价”栏中填写课堂上学生学习效果及教师引导激励的整体印象,个性化的教学特色和特别好的教学创意等,并按优良中差划出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