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高中数学例题教学中,常用三种方式,总结如下,供大家批评指正。
第一种方式:一听,二记,三练。即先有老师讲解、总结,再让学生记下来,最后学生做同种类型的题巩固。这种方式最常见,这样的课最“顺畅”。
第二种方式:一看,二说,三练。即先让学生看教材上例题的分析和解答过程,再让学生说一说,此时教师可以板书过程,最后学生做同种类型的题巩固。这样的课较为“顺畅”。
第三种方式:一做,二说,三练。即先让学生试着做一做,然后让学生试着说一说,教师可以点拨并板书过程,最后学生做同种类型的题巩固。这样的课最不“顺畅”。
我常用后两种方式,特别是最后一种很有挑战性,久而久之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思维。但有的老师反对这种做法,他的观点就是这样上课“不顺畅”,浪费时间,做题少。其实课堂上追求的是“高效+轻负”,但效益不能仅仅看做了多少题,也不仅仅在这一节课。数学教学更注重的是思维的训练和能力的提高,并非做题的多少。我想三种方式可以根据具体内容和具体学生的实际,合理选择交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