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高三语文第二次月考反思

[日期:2019-11-13] 来源:课程中心  作者:申燕 [字体: ]

一、 试题再现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完成下题。

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

杜甫

                     兵戈不见老莱衣②,叹息人间万事非。
                     我已无家寻弟妹,君今何处访庭闱。

   黄牛峡③静滩声转,白马江寒树影稀。

                     此别应须各努力,故乡犹恐未同归。
注:①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②老莱衣:相传春秋时隐士老莱子,七十多岁还常常穿上彩衣,模仿儿童,使双亲欢娱。③黄牛峡:位于宜昌之西。韩十四去江东探亲要经过此地。
15、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中蕴含了诗人哪些情感?(6分)
答案:①诗歌首联“兵戈不见老莱衣,叹息人间万事非”写战乱导致生灵涂炭,“万事非”三字流露出作者的忧愤之情,表现出诗人深厚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②三、四两句写送友人探亲,不由勾起诗人对亲人的怀念。表现了诗人对家破人散的孤寂哀痛之情。③五、六两句,描写分手时诗人的遐想和怅惘,表现了对友人离去的惜别之情。④尾联“此别应须各努力”表现作者对友人的勉励之情,“故乡犹恐未同归”隐隐露出诗人对未来的担忧之情。(答出3点有分析即可满分)
二、 错误体现
1、 高考语文一定要看分答题,揣度出题人的意图和答案的条数。正如该题,六分的情感分析题,不涉及手法,那么可以估计,答案会是三条,每一条分析原文一分,概括情感亦是一分。很多同学天天做题,可这种规范答题,按条答题的敏感性还是不够。一共罗列两条,阅起卷来,最少已经丢掉二分了。而有的同学,一看情感分析,知道每条的信息量较少,一口气写了六条,可缺点就在于大量篇幅在呈现情感,而如何从原文中分析得来的,这一步做的太单薄了,势必也不会得很高的分数。
2、 做诗歌鉴赏题,仍然不知该从何处下手。有的同学拿过原文一口气读完,妄图通过第一遍印象决定自己对诗歌是否感兴趣。实际上,我们多次强调,看到一篇诗词,一定要三看,看题目、看作者、看注释。例如该篇,题目为《送韩十四江东省觐省》,让人眼前一亮,因为这是一首送别诗,比较熟悉的题材。作者为杜甫,学生们非常熟悉。再看注释第一条,“这首诗是诗人在成都白马江畔送韩十四去江东探亲时写的。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安史之乱时期,杜甫诗歌的总体导向是忧国忧民,整体风格是沉郁顿挫。第二条,解释了一个娱乐双亲的隐士,这很容易让人想到用典的表现手法。而第三条,解释了地名黄牛峡,朋友探亲会经过这里,很明显,景物描写,想象、虚实相生的手法。
三、反思总结
   实际上,这首诗除了作者丰富的情感,还比较容易涉及的是表达手法分析题,答题思路应该为手法+内容分析+表达效果。
     例如:这首诗的颈联运用了哪几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①以静衬动,“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以峡岸的静衬托江水的汹涌,表现了对友人行程艰难的忧虑。②寓情于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描写江边寒风中树影稀疏的凄凉之景,将因友人离去而孤寂伤感之情寄寓其中。③虚实结合,“音牛峡静滩声转”句虚写,是想像友人过黄牛峡时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是实写,写诗人在江边送别韩十四的情景。一虚一实,抒发了作者与友人离别之时的伤感。④听觉与视觉相结合,“黄牛峡静滩声转”句作者从听觉角度描绘一路辗转旅途艰险的情景,“白马江寒树影稀”句从视觉角度当时的离别之景。)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zhaohongwei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