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国旗下讲话】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孝亲敬老风气

[日期:2023-10-23] 来源:  作者: [字体: ]

【国旗下讲话】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孝亲敬老风气

泰安长城中学校长助理、办公室主任  韩峰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继承中华传统美德,弘扬孝亲敬老风气》。

今天是中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在《易经》中,“九”为阳数,九月九日正好是两个阳数相重,所以人们把它叫做“重阳”,也叫做“重九”。九月是农作物丰收的时节,所以,重阳节最初是作为秋季丰收祭祀的活动而逐渐形成。西汉时期,重阳节开始成为固定节庆,魏晋后节日氛围渐浓,唐时兴盛为正式法定节假日,宫廷民间齐庆重阳节。到了宋代,随着历代文人的诗词吟咏,节日习俗与饮食愈加丰富多彩,成为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的重大节日。

重阳节的习俗有很多。有的地方,人们在重阳节那天,到山上去采一种叫茱萸的药草,把它插在头上,或者做成香袋随身佩带,用来驱邪避难,祝福亲友。就像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一诗中所写: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有的地方,人们一起相约菊花、饮菊花茶和菊花酒,就像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有的地方,有登高的习俗,就像杜甫在《登高》中所写:“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因为重阳节是和亲人、朋友团聚的日子,所以,在重阳节这天,人们又不由得思念自己远方的亲人。就像李清照《醉花阴.重阳》写到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毛泽东主席在1929年也写过一首《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抒发了革命家的战斗豪情,表宽广胸襟和高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九”天长地久的“久”同音,九又是一位数字中最大数,故而有长久长寿的含意所以,到了今天,重阳节又被予以了新的含义。1989年,我国把每年农历的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从而将传统与现代巧妙地结合,成为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老年人的节日。2006年,经国务院批准,重阳节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尊老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老助老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历来十分关心老年人,重视老龄工作,在多个场合作出重要论述,亲身践行尊老爱老优良传统,引领全社会形成良好风尚。1984年12月7日,时任河北正定县委书记的习近平第一次在《人民日报》发表署名文章,主题就是“尊老”。这篇题为《中青年干部要“尊老”》的文章真实反映了他尊重、爱护老的心声。总书记指出要发扬中华民族孝亲敬老的传统美德,引导人们自觉承担家庭责任、树立良好家风,强化家庭成员赡养、扶养老年人的责任意识,促进家庭老少和顺。”“要让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老有所安,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尊敬老人、关爱老人、赡养老人,大力发展老龄事业,让所有老年人都能有一个幸福美满的晚年。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高中生,我们如何去践行尊老敬老爱老助老传统呢?

首先我们应该孝敬父母。我们日渐长大之时,父母也在逐渐老去。我们总是理所当然的认为,父母的爱是天经地义的,他们的付出是不求回报的。不,不是这样!父母也渴望得到回报,他们渴望得到的是我们的一颗孝心,而不是昂贵的礼物。也许,一个微笑,一个拥抱,一句关心的话语便会令他们感到莫大的快乐。“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这是多么残酷的事实!尽孝要趁早,作为学生,我们可以多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小事:在父母下班回家时递上一杯热水,帮父母捶捶背,关心父母的身体,体谅父母的难处,父母呼唤时马上答应,抓紧完成父母交代的事情,耐心听一下父母的唠叨或者是教训……一点一滴的小事,都是我们在回报父母的关爱。

其次我们应该尊敬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我们的知识是老师传授的。教育之恩,恩同父母。是谁把一个懵懂孩童便为有知少年?当然是我们的老师。老师不仅是我们学识上的启蒙者,还是我们思想上的引路人和生活上的益友。作为一个学生,老师是我们一辈子都要尊敬的人。尊敬老师,体现在方方面面:遇到老师要问好;课上听讲要认真;老师提问时态度要好;被老师批评要虚心接受,并反省自己的错误;老师布置的作业要认真独立完成,不草草应付了事……尊敬老师,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

第三我们要帮助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尊敬、爱护自己家的老人,同时也要象对待自家人那样去尊敬、爱护别的老人。在社会上,我们尊敬长者: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扶老人过马路遇到老人有礼貌不歧视年迈的老人……这些都是尊敬老人的表现。一杯香茗,一声问候,就能让他们倍感欣慰和满足;温暖搀扶,真情地陪伴,就能让他们脸上绽放幸福的微笑。“花无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总有一天,我们也会慢慢变老,所以,尊敬他们,也是为我们自己赢得尊敬

老师们,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尊老、敬老、爱老、助老”的中华传统美德世代相传,让我们共同祝福天下老人健康长寿,如意安康!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zhaohongwei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