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
阅读新闻

”汉字的演变“三组研究成果展示

[日期:2014-10-29] 来源:  作者: [字体: ]

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

微角度探究文字的演变特点

导师

郭金萍

课题成员

组长:苏启明薛飞 组员:苏莹范英卓丁云丽 

洒宇韩晓晨陈芳曹德鹏 宋明谦王光莹周长岳

                                                            

研究背景(课题的由来)

文字与学习如影随形,亲密无间,对文字的理解应是每一个高中生必备的素养。文字与历史风雨同舟,同舟共济,对历史的理解应该建立在对文字内涵理解的基础之上。文字也是我们的国粹,龙飞凤舞,隽永多姿的书法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巨大财富。

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文字更打破了语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语言传送到远方,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用。

所谓的“方块字”,它的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它又有哪些现实的意义与作用?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让我们一块深入发现吧!让我们从考古、书法、简化字的原则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解与学习吧。

理论与实践意义(价值)

通过对文字的研究,可以让同学们对中国文字有更清晰的认识,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到文字的起源及演变,探索文字的奥秘。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和总结归纳,可以加强学生对文字历史的认知和热爱,对现代简化字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极大调动语文字音字形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的学习能力。

 

研究假设

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和总结归纳,可以加强学生对文字历史的认知和热爱,对现代简化字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极大调动语文字音字形的学习兴趣,更加热爱我们的文学文化。可以增强我们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研究内容

①了解字体的演变过程及历史意义。

②从考古发现中探究文字的历史演变轨迹及窥见文字的丰富内涵。

③从书法展示中欣赏文字的魅力。

④简化字提出的意义及依然遵循的汉字原则。

研究方法

1.    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各自作总结和分析,得出各自模块的研究成果。

2.    导师指导学生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整理,最后汇总成文。

活动步骤

 

 

活动步骤

阶段

主要任务

阶段目标

选题

明确课题

制定计划

课题讨论、开题报告

资料收集

搜集资料,开展头脑风暴,归纳自己的观点论据

成果展示

展示研究成果

完成时间

 

活动形式

查阅资料、读书看报、观看影片、问卷调查、小组整理资料、总结整合、展出作品等

活动所需条件(图书资料、场所、工具、设备、经费

上网查询、研究小组统一的工作时间与工作地点、印制相关问卷资料的费用

预期成果(论文、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模型、标本、作品等)

调研报告、展板展出、电子展板

小组成员分工

1、苏莹范英卓丁云丽洒宇韩晓晨苏启明同学负责字体的演变及历史意义。每个同学还可以内部分工,比如苏启明负责篆书部分。

2、陈芳曹德鹏 宋明谦王光莹周长岳薛飞同学负责研究繁体字与简化字的现实及历史意义,简化字的简化原则等。

论证意见

                                            

                                评审小组(签名):

                                    20145月日

 

“汉字的演变”研究论文

金文的世界

曹德鹏

金文是一个非常丰富的群星璀灿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不但发现了每一件作品的艺术美,同时,还发现了它和甲骨文相比更具有一种风格流派意识的潜在意义。很难说金文书法的创造者,或者说书写者与我们今天的书法家同样具有很明确的创作意识。在当时青铜器铸造过程非常复杂的情况下,也很难由一个艺术家来独立控制整个创作的全过程,但是,由于制作过程工序很复杂,所以它带来了每一道工序之间在关系、组合方面的比重不一样,这种不一样必然导致某种风格上的差距,而这种差距正因为不像甲骨文那样直接刻,所以在线条和空间构架的语汇对比上跨度会更大。来源书法屋,书法屋中国书法学习网。这个过程持续了很长时间,从西周到东周的转换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东周前期的金文特别少。东周分为春秋与战国前后两个时期,研究金文的学者至今还捉摸不透,为什么东周前期的金文会那么少?而后期战国的金文又那么多?前面我们提到过,如果站在书法欣赏的立场上看,中原型、齐鲁型的金文,是金文发展的传统主流,象《毛公鼎》、《散氏盘》、《大盂鼎》等都是我们心目中的典型发展形态。但如果从整个书法审美发展、风格发展的角度来看,真正能代表金文发展审美方向的则是江淮型金文,实际上这个江淮型还不是最典型的,江淮型的支流——楚金文才是最典型的代表。为什么楚金文会成为当时最典型的风格?因为楚文化是中国整个上古文化结构中最特别的一种文化,即巫的文化。我们专门研究楚金文的时候,完全可以把楚文化的各种背景拿出来一起讨论,学者们也许会惊叹,楚文化在整个中国上古文化格局中,在事实上越来越走向主导地位,几乎成为战国时期文化的主流而引起后人密切的注意。而书法史学家们则同样感叹楚金文的审美指向,竟是如此具有前导性和对美感的主动把握性。楚金文(包括吴越)几乎要代表金文书法发展的主导倾向,显然意味着齐鲁、中原型金文走向寿终正寝。而这在文化意义上说,又可以说是局部地显示出一种倾向:黄河流域的文明将被长江流域的文明所取代。当然,仅仅书法史上的这种倾向还不能作为整个文明环境氛围更迭的证明。但是,至少在金文书法发展史中,楚金文的审美优势远远大于当时的中原型、齐鲁型的审美优势。一个是代表着具有探索创新内涵的美化的内容;一个是代表传统的旧有格局。当然,没有一个金文书法家可以凭一己之力来单独扭转这种局势,而是整个楚文化丰厚的土壤滋润所带来的结果,使得这一地域的金文越来越走向取巧,越来越走向美化。
    
如果顺着这个方向继续走下去,书法很可能走向美术字,走向花体杂篆字,因为楚金文的美化意味很浓,而这种美化基本是属于装饰形态。顺着它提示的方向,我们看不到现在书法观念成形发展的可能性,但是,正是在这一关键时刻,艺术又一次受到社会的、政治的制约。在战国的中后期,秦代是文字发展的终极,文字成熟的标志——秦篆一旦出现,标志着书法中出现复线形态。秦以后到汉的书法史是书体发展的历史。

    
西秦的崛起使整个文字与书法趣味在一段时间内产生了根本的变化。我们不能忘记在战国四种类型的金文中,秦型是最封闭的,只限于秦(陕西)、晋 (山西)一带的狭窄地域之中。正是这种边缘的位置和封闭的地理文化心态,使秦在文字上采取了一种独特的立场,它的金文是独立的。不与其它地域文字发生交流。对此,王国维有以下著名论断:秦用籀文,六国用古文。这其实是对秦的文字应用形态的一个众所周知的结论。所谓的籀文就是我们现在所看到的 《石鼓文》体式。这种封闭不但在于地域的分界,也在于时序的替移。比如从战国《秦公簋》到 《石鼓文》,我们就看到了一种固定的格式,与吴楚金文的动辄变体截然不同,封闭的地域造成了稳定的承传系统。

    
伴随着秦在军事上的强盛与政治上的强权,文化也获得了一种奇特的机遇。秦文字被推向六国,不是一种优胜劣汰的结果,而是一种文化依附于政治军事的独特现象。那末,秦国的籀文本身具有什么样的特点?它有没有一些可以一提的优势?

    
关于 《石鼓文》的年代,目下有几种观点,有的专家认为它是属于东周前期春秋时候的文字;有的专家认为,它是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的文字。但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应该产生在秦统一之前,大约有秦文公、穆公、襄公、献公诸时期之说,而以秦献公时期具有代表性。这个时期的文化正处在封闭的状况。我们把秦国的书法风格和以前的金文风格作一比较后发现,《石鼓文》线条明显地比较方整,比较规范,横平竖直,而金文相比之下明显圆润、自由或曰草率。此外更重要的是间架即组合部件繁杂多了。从空间构筑的角度看,这种繁复不一定意味着丰富。很多古文字学家认为,石鼓文的出现,证明秦国的文字上承殷周以来的文字传统。这个看法不一定对,上承传统要看上承什么样的传统?从文字形体发展传统来看,它实际上并没有在殷周金文里直接获得什么,但它也没有追随同时的吴楚及战国后期金文由扁向长垂曳夸张的时风,与六国金文在文字规范上和审美趣味上均有很大的差异。当然,它也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必然受到它的前代殷周时代金文的影响。但从艺术风格史的角度来看,这个影响反而不太具有证明的意义。伴随着整个秦国的强大,伴随着秦国在合纵连横的杀伐战争中成为最后胜利者,独特的秦籀文开始成为秦国对其它战败国进行制裁、进行统治、进行镇压与奴化的一种文化手段。

论草书形象性描述及其现实意义

薛飞

草书形象性描述作为草书审美的主要形式与草书一同产生,相伴草书发展了几千年,对草书不同时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本文将草书形象性描述本体内容——艺术根源、形象载体和表现形式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并简要分析草书形象性描述的历史价值和自身存在的问题,由此总结并提出草书形象性描述所遵循的客观规律和审美准则,以使草书形象描述对当代草书发展产生客观而积极的影响。

草书创作热火朝天,草书作品风格多样,但是,能够代表我们这个时代特征的草书精品并不多见。这就面临如何挖掘经典与创造经典的问题,即“古为今用”的问题;如何应对外来美学思想和书法思潮对我国当代书法发展的干扰问题,即如何“洋为中用”的问题;如何正视丑书蔓延、流行书风冲击主流书法、草书作品注重表现形式轻视草书本体内容等当代书法非正常发展现象的问题。观览近几十年书法变迁的曲折历史和总结古代书法发展的诸多经验来看待当前草书发展的深层意味,我认为这些问题的产生和未来的解决都与人们的草书审美有直接关系,特别是与人们对草书形象性描述——传统草书审美的主要形式的理解有关。因为,草书形象性描述是草书审美的主要形式,草书审美是欣赏草书的唯一途径,也是推动草书发展的重要力量,可见,对草书形象性描述的理解将直接影响草书创作的发展。
   
所谓草书形象性描述是指人们在认识和评价草书时,以传统美学和草书审美的客观规律及审美准则为出发点,对草书用笔、结字、章法的过程和结果所采用的以现实事物和人的可视性情感为基点来解释和欣赏草书的直观性语言描述。这说明草书形象性描述的对象必须是针对草书本体的,即欣赏者针对不同风格的草书作品的自身特性阐明其直观感受。描述所采用的方式必须是直观的,是现实可视的形象或真切可寻的情感力度和情感变化。这是欣赏历代草书作品的出发点和根本落脚点,也是草书审美特点和审美价值之所在。纵观中国书法发生、发展的历史和草书审美形成的历史并结合草书自身特征,草书形象性描述以汉字造型基础为艺术根源,以草书本体内容为形象载体,以草书审美的丰富性为表现形式,将草书审美与汉字、书法艺术、传统审美体系、社会、人的情感和世间万物有机结合起来,并以其形象的书法审美语言将这种独特的审美意味——草书书法美展现出来,为人们品鉴和解析草书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也为不同时代的草书发展提供了美学支持和传承动力。而恰当看待草书形象性描述的历史价值是我们分析草书不同历史时期发展状况的切入点,也是洞悉不同时代草书审美的主要依据;明晓草书形象性描述自身存在的问题并给予恰当地解决,才能站在历史的高度指导当前草书沿着正确的历史轨迹发展;总结并提出草书形象性描述所遵循的客观规律和审美准则,才能从书法发展的本质规律中找到当代草书发展的真正方向

                  

 

 运笔纵横——行书微探

                              周长岳

行书是介于真书与草书之间的一种书体,正如清刘熙载《书概》中所说:“盖行者真之捷而草之详。”它非真非草,真草兼得,比篆书、隶书、楷书写起来便捷,但又不像篆书和草书那样难以辨认。

    行书又分为行楷和行草两种。由于书法线条本身具有“活”的性质和“变”的特点,各种书体都具有动态美形质,但其动感却因线条动态强弱而各有差异。篆、隶、楷书线条相对拘谨、规整,其书体以端庄、规范、稳静为基准,静中求动为极致。草、行书线条恣肆舒展,无严格规范,以放纵灵动为特点,动中求静为极致。同以放纵为主的行草线条,用线因人不同而有差异。草以纯放纵线条组合,行则是放纵与拘谨线条调和组成。因此随着书家审美观点不同,便形成了面目不同的行书特点。有的敛中求放,以敛为主,因以敛胜,故线条规整,造型端庄规整,易辨易认,近乎楷书,称“行楷”。如《怀仁集王书圣教序》、陆柬之《文赋》、《麓山寺碑》所示。行书又有的放中求敛,以放为主,因以放胜,故线条浪漫奔放不羁,结体变化大,不易辨认,几近草书,称“行草”,如王献之《鸭头丸》帖、赵孟頫《雪晴云散》帖等所示。

    由上可以看出,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无严格形式规范的一种书体,它兼有楷书规矩法严(静)和草书放纵恣肆(动)的特点,写起来较楷书简便流利,看起来又较草书易于辨认,既萦回玲珑,生动流美,又平易好认。它是先民在文字发展中为了应用方便而产生的一种书体。唐张怀瓘在《书议》中说它:“挺然秀出,务于简易,情驰优游,临时制宜,从意适便,有若风行雨散,润色开花。笔法体势之中,最为风流者也。”苏轼也曾指出,“自古以来工书者大多善行书。”然而由于行书没有规定的写法,清刘熙载在《书概》中说:“从有此体以来,未有专论其法者。”因此对行书的认识,只能从“无法”中求“有法”,从多变的个性中去把握其一般的特征。

    行书的产生,其线条在秦代小篆通行时就进入酝酿期,由于书法线条的变化与软笔的产生有着直接关系,书写工具的改善,从文字的初创阶段就成了古人关注的课题。据说在甲骨文时期就已经有软毫出现,但那时社会是以刀代笔,刀是普遍使用的工具。到了商末周初出现金文,金文线条是毛笔书写,这避免了刀刻直线的局限,点画线条都是采用浑圆遒劲的天然曲线,所以表现极为丰富多彩。直到战国时期,毛笔才进入到广泛使用阶段,如已出土的楚帛书,楚简、秦简和晋国的侯马盟书可以证明。

    战国毛笔进入了广泛使用时期,带来了书法线条朝多元发展的趋向,毛笔所产生的提、按、转、绞等笔法是刀所不能产生的,这诱启了书者对线条美的追求,当时发展趋势有两个方向:一方面由于欣赏提倡规矩严谨的结体字型,书者便利用毛笔可转可绞的特点,在大篆基础上发展推出了匀粗、规矩、屈曲线条,形成了官方通用的小篆书体。另一方面民间从实用出发,崇尚率意朴实风格,利用软笔可提可按,放情的创造推出了粗细不一的曲折线条,这就给隶书、行书、草书的创造形成提供了基础。当时民间形成的秦隶就是证明,书体的发展与时俱进,随着秦统一六国后,官方奏事多,篆字难成,秦隶便代之而起,形成了与小篆并行的书体。到汉代则完全由隶取代了小篆,并发展成了官方通用书体——汉隶。而以率意而具有行、草质性的线条虽因过于放纵当时未被官方使用,但它们却以独特个性继续发展,最后赢得了广大民众和下层官吏的青睐。这种结体不拘一格的书体自始至终都是以自由自在的身份在发展,并寻找着自身的确定位置。如果说在楚帛书、秦简和晋侯马盟书中,行书线条还处于萌芽状态,而到了西汉初期无篆意又无隶意的行书线条则已经产生。如1972年在山东临沂市银雀山一、二号西汉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与“孙膑兵法”竹简,1973年在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相马经”和1977年在安徽阜阳出土的汉简都可以看出。到了东汉桓帝(公元147年)前后,行书已非是线条行书化,而是单字行书化了。行书已作为新书体发展起来并自此步入它的成熟期(此时楷书还未形成楷化结构)。至汉灵帝建宁年间(公元168172年),行书体已经产生。并且出现了它的第一代名家——刘德升。唐人张怀瓘说刘德升在“恒、灵之时,以造行书擅名,虽以草创,亦甚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虽刘行书没能传世,但从出土的流行当时民间的行书可以看出,如东汉永寿二年陶瓶(公元156年制),上有题记20行,每行912字不等,为朱书隶书,中间夹杂楷书与行书笔意。通篇字迹清晰,笔势流畅,章法活泼生动,朴拙自然,反映了当时民间的应用书风。另延熙二年(公元159年)刻石,嘉平元年(公元172年)陶瓮题记中,其行书运笔和结体造型,都已与唐行书颇为相似。到三国魏初行书已十分流行,有胡昭、钟繇师承其法,把行书推上了更进一步的发展。

    由上看出,行书线条在秦代至西汉已见端倪,但作为新兴书体确定,是在东汉桓灵时代,至三国魏开始广为流行,并逐渐形成了行书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晋代行书。

 

    行书确立的时代,楷、草新体已出现,它的后期发展是在与五体书并存中发展前进的。由于行书线条具有极强的吸收力和极大包容性,所以,行书线条的演变,必然会在其它书体相互影响和相互渗透中而趋于丰富和完善。这种兼容趋势,至今不停。因此,对行书线条的把握,必须以发展的观念,对历代行书的宏观审视中去认识,去研究讨论,以便我们从古人、前人那里得到启发,更好的继承和更好的发展创新。

    行书经过东汉至西晋的二百多年的演变,书体终于完善成熟,并迎来了以“二王”为代表的行书发展史上第一个高峰繁荣期。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对行书的贡献,各有侧重。王羲之主要在于确立了“真行”美的典范,而王献之主要在于确立了“行草”的体格。晋代以后,行书的发展基本上是在这两大基本体式中作着不同风格特点的探索。

    王羲之初学卫夫人,学张芝、钟繇及秦汉碑刻与名帖,精研体势,兼众家之法,推陈出新,自成一家,是一位集大成的时代书家,被称为书圣,其代表作《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晋永和九年,王羲之为会稽内史,与谢安等42人于农历三月三日在山阴(今浙江绍兴)兰亭修禊。(修禊,本是古代一种除灾祛邪,?"除不祥的祭祀仪式,多在清明节前进行。此活动传至晋代,已逐渐变成以踏青、饮酒、赋诗为主了。)

    在修禊盛会上,诸人饮酒赋诗,王羲之为之作序并亲自书写。这件行书法帖曾被推崇为王书代表作。唐太宗李世民死时,真迹殉葬。从此,传世的只有临摹本和《武定》拓本。

    兰亭序,东晋王羲之,唐冯承素摹本,也称《神龙本》,行楷,纵24.5cm,横69.9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龙本《兰亭序》为唐冯承素摹本(冯承素,唐太宗时人,为将侍郎,直弘文馆。唐太宗曾出王羲之《乐毅论》真迹,令冯摹以赐诸臣。时评其书“笔势精妙,萧散朴拙”。)唐初,临摹《兰亭序》风行,在众多摹本中,尤以冯摹本最精妙。此本采用双钩线把字钩出,然后再用笔写出。字体不但保留原作间架结构优美,而且行笔的踪迹,墨影的浓淡,也都十分清楚,历代评家均认为其表现原作笔墨最为真切,因盖有唐中宗年号“神龙”印,被称为“神龙本”。

     神龙本《兰亭序》,观其用笔反复偃仰,墨笔随浓随淡,行款忽密忽疏,字体侧媚多姿,变化万千,有神清骨秀,骨力寓于姿媚,匠心蕴于自然,正如宋米芾所评“锋势郁勃挥霍,浓淡如云烟,变怪多姿”,实无愧“天下第一行书”之谓也。

     兰亭序用笔多中锋,由于书时神定气足,情奔神泻,一挥而就,故多露锋起落,点画间提按分明,松紧有度,一丝不苟,十分精到,线条刚健中正,骨气十足,不屈不挠,如“锥画沙”,流美而静,结体变化多姿,如“朵朵桃花”。兰亭序中二十个“之”字,写法各不相同,实为行楷极致,也难怪唐太宗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

     王献之是历史上影响极大的晋代又一行书大家。官至中书令,故世称“小王”或“王大令”。王献之按照自己的美学观念和书法创新意识,更进一步的发展了其父的革新精神,在真行与草行之外,遵循“务从简易”、“临事制宜,从意适便”的原则确立了“非草非真。离方遁圆”的行草样式。王献之用笔与其父王羲之不同,其父中锋方笔多为骨胜之书,王献之则中锋圆笔多,故多为“筋胜之书”。如王献之《鹅群帖》,造线用笔显然与其父不同。王羲之用笔灵活而又平稳经意,行笔中速均匀,不激不历,从容而有节制,提按、轻重、疾涩、随意所适,动而趋静,刚柔相济,线条意态内敛含蓄,故作品给人以醇厚、典雅、质朴、近古的感受。而王献之作品妍丽趋时,更富时代气息。他不以其父神清骨秀,姿媚灵活精到为足,而以情感宣泄为最,故任情恣肆,流便简易,线条放纵开张,妍腴润圆。唐张怀瓘在《书议》中说,“笔法体势中,最风流者也,”实为后世狂草之先行者。而南朝王惜曾说,“大令变右军法为今体,字画秀媚,妙绝时伦。”

 

 

您的朋友 丰华正茂 为这封邮件插入了背景音乐 - 下载  播放

 

播放器加载中...

正在发送...

此邮件已成功发送。再回一封

 

论隶书的起源和意义

苏莹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隶书也叫隶字古书。是在篆书基础上,为适应书写便捷的需要产生的字体。就小篆加以简化,又把小篆匀圆的线条变成平直方正的笔画,便于书写。是在监狱里创造出来的字体。分秦隶(也叫古隶)和汉隶(也叫今隶),隶书的出现,是古代文字与书法的一大变革。

隶书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讲究蚕头燕尾一波三折。它起源于秦朝,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也有说法称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

隶书是相对于篆书而言的,隶书之名源于东汉。隶书的出现是中国文字的又一次大改革,使中国的书法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是汉字演变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奠定了楷书的基础。隶书结体扁平、工整、精巧。到东汉时,撇、捺、点等画美化为向上挑起,轻重顿挫富有变化,具有书法艺术美。风格也趋多样化,极具艺术欣赏的价值。

隶书相传为秦末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书体,同时,派生出草书、楷 书、行书、燕书各书体,为艺术奠定基础。

隶书是中国古文字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隶书作为书法艺术的组成部分,更是一种重要的书体。隶变的意义是十分深远的,它使中国的象形文字进入由点画组成的方块字的抽象符号阶段,篆书最后一点象形的痕迹被泯灭了,把象形符号需要的曲弧线条统统变成规整的点画、字形变成横势的扁方形。隶体主要靠本身的质感、力度和结体的处理,产生隶书的艺术效果,成为书法中具有本身特点

的一种书体。
     
在漫长的书体发展演变中,中国书法经由甲骨文、篆书、隶书、草书、楷书依次形成,造就了中国书法璀璨多姿的艺术殿堂!


论甲骨文的起源与意义

范英卓

甲骨文又称契文、龟甲文或龟甲兽骨文现在甲骨文发现的有近千年左右的文字,能够确认的有三千年左右。甲骨文在中国远古历史上是使用了约千年的文字,历经夏,商两代时期。甲骨文,虽然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现在来说却是中华民族文字的源头,是远古人类智慧的结晶,中国第一代文字从甲骨文开始。

   在已发现的殷墟甲骨文里,出现的单字数量已达4000左右。其中既有大量指事字、象形字、会意字,也有很多形声字。这些文字和我们现在使用的文字,在外形上有巨大的区别。但是从构字方法来看,二者基本上是一致的。  甲骨文的形状会因甲骨分期而略有差异,大致为武丁时期的甲骨最为完整,同时也是现存甲骨数量最多的时期。历史上 刻在肩胛骨上的甲骨文商朝人好占卜,以火灼烧甲骨出现的(细小的纵横裂纹)预测未来的吉凶。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以前,当地的农民在采收花生时,偶然捡到一些龟甲和兽骨,被当成中药卖给药铺,清末金石学家王懿荣和学生赵军偶然在中药材上的龙骨片发现有古文字,经过查证后才知道是商代国都所在地。从甲骨文已识别的约1500个单字来看,它已具备了象形、会意、形声、指事、转注、假借的造字方法,展现了中国文字的独特魅力

 如果说钻木取火标志着人类告别了茹毛饮血的野蛮岁月,那么文字的出现就意味着人类走出了结绳记事的洪荒年代。甲骨文的发现,正是照亮中华文明的一盏明灯。甲骨文不仅仅是一个文明的符号、文化的标志,它还印证了包括《史记》在内的一系列文献的真实,把有记载的中华文明史向前推进了近5个世纪。在世界四大古文字体系中,唯有以殷墟甲骨文为代表的中国古汉字体系,历经数千年的演变而承续至今,书写出了一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史。目前,安阳殷墟共出土甲骨15万片,单字约4500个,其中约有1500个单字已被

释读。3000多年以来,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成为今天世界上五分之一人口仍在使用的方块字,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审美观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为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文字是一个民族文明的载体。中国的甲骨文和古埃及纸草文字、巴比伦泥版文字和美洲印第安人的玛雅文字具有同等的地位,号称世界四大古文字。但其他三种文字的发展都中断了。惟有甲骨文发展下来,甲骨文的发现,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大大促进了世界各国人民认识中国古代文明,促进中国文化在全世界的传播。

 

  论汉字的简化原则及意义

                    陈芳

所谓汉字的简化,就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

 三千多年来,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使用的都是繁体字。繁体字曾在积累和传播文化知识方面功绩卓著。但是,繁体字有三个缺点:一是难读。表意字“轰、丰、鸟”等不直接表示读音;形声字的声旁大多也不能准确表示读音,如以“韦”作声旁的字“违、伟、韩”,后面一个都不念作“韦”。“秀才识字读半边”,往往会念成白字。二是难写。繁体字笔画多,如“礼”(礼)、节(节)、写(写)、郁(郁)、吁(吁),少则12画,多则32画,书写费时又费力。还有不少形近的繁体字,稍留意就会写错。三是难记。汉字一共有近6万个,常用字也有4500多个,要一个个都记住当然很困难,而繁体字笔画繁多,要记住更加困难。 
  所以,为了便利书写和认记,汉字必须遵照“约定俗成、稳步前进”的原则进行简化。内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精简字数,废除同音同义不同形的异体字。如确定“烟”为规范字,而“烟、淤”为异体字。废除不用。1955年我国文化部和文字改革委员会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废除了1055个异体字。二是减少笔画。1964年我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文化部、教育部公布了《简化字总表》,共有简化字2238个,把平均每字1619画的繁体字简化成平均每字811画的简化字,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汉字简化的方法有六种。一是更换偏旁。如:礼—礼,笔—笔,难—难,赵—赵。二是删除局部。如:开—开,习—习,号—号,奋—奋,医—医。三是同音替代。如:出—出,双—只,丑—丑,後—后。四是全部改造。如:惊—惊,万—万,从—从,归—归。五是简化类推。如:龙—龙,庞—庞,宠—宠,垄—垄。六是草书楷化。如:乐—乐,为—为,书—书,当—当。“乐、为、书、当”原来都是草体字。 但是,汉字简化工作并未结束,如“藏、曦、嘴、餐、罐”,“镶、骥、馕、顴”等字,笔画较多,有待于简化或进一步简化。而另一方面,为了印刷某些特殊的书刊,仍然要用繁体字。

简化汉字的目的就是要使汉字容易学,容易记,容易用,这不但是为了我们的子孙万代,也为了愿意和中华民族交往的外国人。简化汉字大大节省了整个中华民族学习记忆使用汉字所花费的时间。我在一篇汉字简化的策划报告中,测算过汉字简化所产生的社会综合效益,仅以未来三十年,十四亿中国人每人每天平均在学习记忆使用汉字的过程中节省五分钟,每个工作学习小时平均价值十元人民币计算,则三十年的综合社会经济效益就高达十二万亿元人民币,这是多么惊人的效益;而且,这种效益还将千秋万代延续下去,为我们的子孙万代带来巨大的好处和效益;我认为,大陆的孩子在数学等科目方面的表现占世界第一位,和汉字的简化有直接的关系;如果汉字不简化,孩子们要花多一倍的时间去学汉字,则不敢想象会有这种成果;反向来看,香港学童的中国语文的程度很差,和沿袭数百年的繁体汉字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切换到完整写信模式

 发送 

                       论文字演变之篆文

                             王光莹                  

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有感于全国文字的繁杂和书体的不一,于是提出“书同文”,文字统一,书体统一。秦始皇命令擅长书法的李斯去做这项工作。因此小篆又被称为“秦篆”。

另有一个原因是为了改变原先那种弯弯曲曲的笔划线条,整理出一种笔画匀整,便于书写的新字体。

小篆的制定是中国第一次有系统的将文字的书体标准化的过程。

周朝自平王于公元前770年东迁洛邑(今河南洛阳)后,五百余年,经历了诸侯兼并的春秋时期和七国争霸的战国时期;在语言文字方面,出现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现象。据史料记载,当时“宝”的写法,就有194种形态。 “眉”字的写法有104种,“寿”字的写法,也有百种以上。有的字体柔婉流动、疏密夸张,有的体势纵长,有的结构狂怪。 这虽对书法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但对思想交流带来了不便。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天下,为了有利于统治,在文字上进行了改革,实行“书同文字”的政策,“罢其不与秦文合者”。秦文是沿袭西周的文化传统,在“金文”、“籀文”(大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书体,故秦文又称“秦篆”,后人又用“小篆”称之,以与“大篆”区别。《峄山刻石》,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前219)东巡峰山(山东峄县境)时刻立的第一块石刻。《泰山刻石》,是在此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刻立。《琅琊刻石》(山东胶南)、《芝罘刻石》,是秦始皇二十九年(前218)于芝罘山(山东烟台市西北)刻立。

《峄山刻石》原石已被后来曹操登山时毁掉,但留下了碑文。今天所见到的是根据五代南唐徐铉的摹本由宋代人所刻,现藏在西安碑林里。在李斯之后,唐代李阳冰、五代徐铉、清代邓石如,近人吴昌硕等都以篆书为长。秦代小篆文字资料流传下来的有泰山刻石、琅邪刻石、峄山刻石、会稽刻石等,以及无数秦量、秦权、诏版。东汉时许慎作《说文解字》,收集了小篆9353字。小篆产生年代虽然不早,数量却很大,在中国文字发展史上有特殊地位,是古文字通向近代文字的桥梁。

                文字起源概述

丁云丽

甲骨文 (殷商时期)           

     甲骨文,又称“契文”、“甲骨卜辞”或“龟甲兽骨文”。甲骨文记录和反映了商朝的政治和经济情况,主要指中国商朝后期(前14~前11世纪)王室用于占卜记事而在龟甲或兽骨上契刻的文字。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秦统一文字前,中国的汉字,不论从字体、应用角度而言,还是混乱的。古文广义而言,其包括大篆在内的小篆以前的文字;狭义的讲,指中国文字史上大篆以前的文字。这里采用狭义的古文概念。古文包含甲骨文与金文;其中,前者被人们视为中国最早的定型文字。为商朝后期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其内容多为"卜辞",也有少数为"记事辞"。甲骨文大部分符合象形、会意的造字原则,形声字只占20%。其文字有刀刻的,有的填满朱砂,也有直接朱书墨书的。因文字多为图画文字中演变而成的,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画不定。这说明中国的文字在殷商时期尚未统一。甲骨文因多为刀刻在龟甲兽骨上,故其文字带有坚硬的笔法(如图3)。这种如刀刻的笔法,亦有被运用在现代平面设计上(如图4)商代晚期自盘庚迁殷至商纣王共约273年,经历812王,这一时期的甲骨文也应有早晚先后之分。对商代甲骨的分期断代研究,有多种说法,如今主要采用的是董作宾依据世系、称谓、贞人等十项标准划分的五期说,即第一期:盘庚、小辛、小乙、武丁;第二期:祖庚、祖甲;第三期:廪辛、康丁;第四期:武乙、文丁;第五期:帝乙、帝辛。金文(殷商到秦统一之前)

    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隶书

    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整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汉隶唐楷”之称。

 

论文字的演变及意义

                               宋明谦

人类在劳动和生活中产生了语言,由于记录和传播语言信息的需要产生了文字和文字的书写,由于对文字书写审美的追求而产生了书法。因此书法艺术具有实用与艺术审美双重性质。随着历史的发展,由于各种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中包括书写的载体、工具、印刷术、以及当今的电脑打字等),作为书法的实用价值在逐步退缩。而对书法的艺术追求却不断加强。但总起来说,中国的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与中国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有着共同的难以割舍的血缘关系的,是两条相辅相成的共同发展的平行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脉。

中国汉字的发展经历了非常漫长的过程,大体可分为三大历史阶段: 1、先文字时期。2、古文字时期。3、今文字时期。汉字发展的这三个历史时期,每一个历史时期的发展和进步,都与各时代的文字载体的发展变化有关,都与书写艺术的审美追求有关。

先文字时期是汉字的萌芽时期,主要是在汉字形成前的一些刻画在陶器上的陶文符号和象形图案等。

古文字时期的文字是篆字。篆字又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段区分为大篆和小篆。其中大篆从广义上说包括:殷商时期的甲骨文,西、东两周时期的金文,先秦时期的石鼓文等。小篆是指秦始皇建立秦朝后为统一文字制定的书体,因此也叫秦篆。这些书体都根据不同的历史时段,以及不同的文字载体而有着不同的面貌与特征,并且都是以不同的载体形式而命名的。所以分别被称为:甲骨文、金文、石鼓文、秦刻石 等。

今文字是从汉朝以后至唐的规范文字,主要包括:隶书和楷书。

由于从战国时期文字的载体有了竹简、木简、木牍、和丝织品的出现。西汉开始有了麻纸等纸张的出现,文字的记录变成了在载体上直接进行书写。书写行为成了记录文字的主要形式,所以直接书写的行为形成的文字形式叫做 。所以直接书写的字体分别叫做简书、帛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等。从此以后对古文字在有关载体上的直接书写行式也就称为篆书了。

而文字的另一种记录形式——“刻石 。分别出现在先秦时期、秦朝、汉朝、北魏以及自此以后的各个时代。汉字的刻石形式,称作碑文。因此,从魏晋南北朝以后中国书法艺术开始划分了以直接书写行为产生的墨迹形式作为学习或研究对象的帖学派和以刻石形式作为学习或研究对象的碑学派。

由于中国书法艺术的产生与发展是和中国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两条相辅相成的,相互制约的、相互促进的,两条并行发展的平行线。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国汉字产生和使用的同时,书法也随之产生。但同时又受到书写工具和文字载体的制约或促进。譬如:中国最初的文字符号是在陶器上的刻划陶文符号。以后到殷商时期逐渐发展为在动物骨头上契刻文字,叫作甲骨文。再以后到西、东两周发展为在青铜器上铸造或契刻文字,叫作金文。一直到先秦时期开始在石头上刻字,分别称为刻石或碑文。它们的共同点是由契刻而成。有资料证明,陶文是在陶器上先写后刻。甲骨文是在动物骨头上先写后刻(故又称契文殷墟书契)。两周时期的文字主要是铸造或契刻于金属器皿上的,也是先进行书写,再制作模具,最后铸造在青铜器皿上。由于当时青铜器又叫吉金,故称金文 。从先秦时期的石鼓文开始,产生了在石头上刻字的历史,称为刻石。由于形成文字的历史不同、载体不同,它们各具面貌,风格逥异,都说明不同的契刻文字的载体的形式不同,所赋予契刻文字的面貌也不同。但它们的共同点都是在契刻前,文字的书写只是文字落座于载体之前的一个中间的环节,而不是最终目的。此时书写的主要目的,就是以忠实再现文字符号为目的。因此在书写时必须力求规范,不能融入书者的思想感情或随意性的、个性化的东西,所以容易显得呆板僵化、缺少灵动。因此这些形式制约了汉字和书法艺术的的发展。

自从在战国时期产生了丝织品和竹简、木简等文字的新载体,西汉以来又有了纸张的产生,使的文字的存在形式能直接以手写形式出现,从而使的汉字书写性质发生了一个根本性的变化,从此以后直接以手写体的形式对所书写的文字内容进行展示和传播。这样把对文字的书写工作从文物形式的制作工艺过程中的一个中间环节中解放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书法行为。因此就可以在写时追求简便快捷和带有随意性,并可融入书者的思想感情或个性化的东西及艺术审美的要求。而逐步形成了相对于当时规范字体的较为简便流畅的手写体形式——“简、帛书。可以说,中国的书法从此开始才成为有主观意识上的艺术创作行为。载体的变革促进了文字的发展,如从金文到简帛书到隶书的发展和从隶书到楷书,从章草到今草的发展,都与载体的变化不无关系。

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书法所书写的书体逐渐有了两类五种的区分。两类即:正书类行草类 。五种即:篆、隶、楷、行、草

那什么是正书类呢?所谓正书有两种解释:一种解释是从广义的角度来讲:正书指我国各历史时期官方所推行的规范书体,包括: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两周时期的金文,秦朝的小篆,东汉时期的隶书,唐朝的楷书。

另一种解释就是:正书亦称楷书 正楷 真书 ,由东汉时期的隶书发展演变而成 。前者所说的就是正书类,后者无疑是专指二王以后到唐朝的楷书了。由于正书到到唐朝发展至高峰,后人把唐朝的楷书叫做唐楷 。唐楷被历代认为是规范书体的最高峰,因此把他作为正书的代表也自然是合情合理的事了。

 

 

 

《微角度探究文字的演变特点》结题报告

           高二意象中文研究三组:五班、十四班

综述: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文字更打破了语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语言传送到远方,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用。

微角度一:文字可以从考古中追根溯源,我们的考古工作艰巨而神秘,漫长而光荣。我们可以从一块甲骨中、一尊青铜器中、一个青花瓷中发现我们文字的遗迹,窥见我们祖先的文化,相见当时的世风世俗。

微角度二:文字可以从书法中窥见神骨丰韵,我们的汉字书法多彩而遒劲,洒脱而隽永。我们可以从张旭狂草,羲之行书,真卿楷书里面管窥蠡测,看见文字的演变经历的漫长朝代变幻。

微角度三:文字可以从繁体字简化字的变换中看出它的现实意义。简化字的使用对我们今天的文化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文字简化的原则可以看出简化字的群众基础。

一、研究概述

1.研究背景

文字与学习如影随形,亲密无间,对文字的理解应是每一个高中生必备的素养。文字与历史风雨同舟,同舟共济,对历史的理解应该建立在对文字内涵理解的基础之上。文字也是我们的国粹,龙飞凤舞,隽永多姿的书法是值得我们骄傲的巨大财富。

人类有了语言,就可以积累知识,形成文化。有了文字,就可以记录语言、交流信息。语言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文字把人类社会的原始阶段和文明阶段区分开来。文字更打破了语言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限制,将语言传送到远方,扩大了语言的交际功用。

所谓的“方块字”,它的的起源及其演变过程是怎样的?它又有哪些现实的意义与作用?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让我们一块深入发现吧!让我们从考古、书法、简化字的原则等多方面进行深入的理解与学习吧。

2.研究假设

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和总结归纳,可以加强学生对文字历史的认知和热爱,对现代简化字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极大调动语文字音字形的学习兴趣,更加热爱我们的文学文化。可以增强我们高中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3.研究内容

①了解字体的演变过程及历史意义。

②从考古发现中探究文字的历史演变轨迹及窥见文字的丰富内涵。

③从书法展示中欣赏文字的魅力。

④简化字提出的意义及依然遵循的汉字原则。

4. 理论与实践意义(价值)

通过对文字的研究,可以让同学们对中国文字有更清晰的认识,让他们更好的了解到文字的起源及演变,探索文字的奥秘。通过自己查阅资料和总结归纳,可以加强学生对文字历史的认知和热爱,对现代简化字有更深入的认识和理解,可以极大调动语文字音字形的学习兴趣,增强语文的学习能力。

5.研究方法

①学生分组查阅资料,各自作总结和分析,得出各自模块的研究成果。

②导师指导学生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整理,最后汇总成文。

6.活动步骤

活动

步骤

选题

明确课题

制定计划

课题讨论、开题报告

资料收集

搜集资料,开展头脑风暴,归纳自己的观点论据

成果展示

展示研究成果

 

7.活动形式

查阅资料、读书看报、观看影片、问卷调查、小组整理资料、总结整合、展出作品等

8.活动条件

上网查询、研究小组统一的工作时间与工作地点、印制相关问卷资料的费用。

9.预期成果

调研报告、展板展出、电子展板

10.小组分工

1、苏莹范英卓丁云丽洒宇陈芳曹德鹏王光莹同学负责活动记录的填写及结题报告的总结

2、宋明谦王光莹周长岳薛飞苏启明韩晓晨同学负责从微观的角度对每一个视角进行深入探究。研究繁体字与简化字的现实及历史意义,简化字的简化原则等。

3、根据学生的兴趣,选取不同的角度。苏启明同学选取考古角度,韩晓晨同学选取书法视角,薛飞同学选取简化字角度。

二、研究成果

微角度一:据考古看文字

君子之国,当古文字碰上考古学,该是怎样的深沉而幸运呢?文字承载在考古中历经千年,又掀开了它神秘的面纱,于是千年前的风景、风俗、农事、战争等一一展示在我们的面前。

甲骨文:自清末在河南安阳殷墟发现有文字之甲骨,整整100年了,目前出土数量在15万片之上,大多为盘庚迁殷至纣亡王室遗物。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 最珍贵的历史文物。殷商灭亡周朝兴起之后,甲骨文还延绵使用了一段时期,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它上承原始刻绘符号,下启青铜铭文,是汉字发展的关键形态,被称为“最早的汉字”。现代汉字即由甲骨文演变而来。

金文: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商周是青铜器的时代,青铜器的礼器以鼎为代表,乐器以钟为代表,“钟鼎”是青铜器的代名词。所谓青铜,就是铜和锡的合金。中国在夏代就已进入青铜时代,铜的冶炼和铜器的制造技术十分发达。因为周以前把铜也叫金,所以铜器上的铭文就叫作“金文”或“吉金文字”;又因为这类铜器以钟鼎上的字数最多,所以过去又叫作“钟鼎文”。金文应用的年代,上自商代早期,下至秦灭六国,约1200多年。金文的字数,据容庚《金文编》记载,共计3722个, 其中可以识别的字有2420个。

篆书: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但由于其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青睐。又因为其笔画复杂,形式奇古,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印章刻制上,尤其是需要防伪的官方印章,一直采用篆书,直到封建王朝覆灭,近代新防伪技术出现。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各国的汉字出现了简繁不一、一字多形的情况。秦始皇灭六国后,下令以秦国的“小篆”作标准,统一全国文字。

隶书:隶书,是小篆的简便写法,最早流行于秦代下层人物中间,相传为程邈在监狱中将其整理成一种新字体。图为湖北出土的秦隶竹简。隶书主要有秦隶和汉隶,秦隶是隶书的早期形式;汉隶则为隶书之成熟字体。

结语:通过考古发现,汉字的演变至今不脱实用性的特点。

微角度二:赏书法看字形

行书:行书,是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运笔自由的一种书(字)体。行书不同于隶、楷,其流动程度可以由书写者自由运用。行书表现出浪漫唯美的气息。王羲之所书的《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图为《兰亭集序》的唐人摹本。

草书:草书:汉字的一种书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张旭的草书以雄浑奔放的气概、纵横捭阖的笔姿和恣肆浪漫的势态而为世人看重。

楷书:中国东汉(25--220)末年,一种新的汉字字体:楷书出现了。图为楷书的创始人钟繇。“楷书”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且为世人所喜爱。楷书有一种稳重而衍生出宁静之感;文字因个人书写的方式、性格之异,而有不同风格的同一字体。

总结语:通过欣赏书法作品,我们可以看出在汉字的演变过程中汉字已经具备了艺术性的特点。

三、解繁简明意义

三千多年来,我国浩如烟海的古籍使用的都是繁体字。繁体字曾在积累和传播文化知识方面功绩卓著。但是繁体字难读、难写、难记,没有得到普及。

为保护文字,使文字具有时代性、世界性、民族性,文字简化是一个必然趋势。汉字到现在才真正走入千家万户……

汉字简化原则:汉字简化(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的原则是:“述而不作”、“约定俗成,稳步前进”,也就是说尽量采用已经在民间长期流行的简体字,只作收集整理和必要的修改,不擅自造字。
把平均每字1619画的繁体字简化成平均每字811画的简化字,得到群众的热烈欢迎。

总结:通过汉字的现代变化,可以看出汉字具有普遍性特点。

研究成果总结:通过我们三组同学的学习与研讨探究,我们组得出这样的结论

一、通过考古角度的分析,文字具有实用性特点。

二、通过书法角度的赏析,文字具有艺术性特质。

三、通过繁简文字的改进,文字具有普遍性特点。

 

微角度探究文字演变的特点请点击下载:temp_14102909569776.ppt

收藏 推荐 打印 | 录入:wangyan | 阅读:
相关新闻      
本文评论   查看全部评论 (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