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培中成长——学习活动总结之二
2014/12/9 15:05:11
学习、反思、收获
一、反思教学,重新认识学科教学价值
高中生生物科的学习并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要重在培养五种乐趣:自豪,愉悦,兴奋,快乐,充实。这五种乐趣不是教师给予的,而是自己主动追求的。人类的好奇心是科学发展的内驱力,激发、鼓励而不是漠视、扼杀学生的好奇心是科学教育的重要任务。由好奇到提出问题,这是逻辑的必然。所以我们应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机会,引导他们提出好的问题。提出问题后如何寻找答案:靠证据和逻辑来回答问题,这是科学的基本特点,这一过程就是科学探究。科学研究需要团队合作。因此学生在学习中需要培养合作能力,体验合作的快乐!生命科学的价值在于应用,同时它还能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让学生欣赏和感悟生命的神奇和美丽,是生物学教育的重要目标。在教学中,生物学科的学习要注意保护好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合作学习的精神,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科学探索的历史河流中,把自己化身成科学家,亲临探索历程,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被动地听老师讲述这些科学的结论,这样的科学体验会给人带来一种享受!
二、重温课标,把握未来课标新动向
刘恩山教授谈到:我国高中课程计划将影响生物课程,未来几年的高中课程方案模式为:必修+选修Ⅰ+选修Ⅱ,期中基础课程学分(4分)全面下降;选修课程(选修Ⅰ,0—6分);校本课程(选修Ⅱ,0—4分),成为学校教研水平的重要标志。从课程设置的模式来看我们因结合学校实际,更加加强教研,注重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要尽早行动,以适应未来形势发展的需要。
未来的课程标准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学科核心素养将构成课程主线。课标的设置注重围绕重要概念构建课程框架:强调学生对课程的深入理解、高度重视科学概念教学、对重要概念的表述影响教学目标的确定、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注重知识结构的形成和表征。
未来的课程标准新动向:
①围绕重要概念构建课程框架:以往的科学教学中常用术语来表达表达概念和教学的要求。
②围绕重要概念组织和开展重要教学活动:注重强调概念的理解、强调概念之间的关联的知识结构。
③加强跨学科的联系—跨学科概念:跨学科概念让学生更加深入的认识科学、“在科学、数学和科学技术领域中反复出现一些重要的概念,这些概念超出学科的界限,在说明事物、创造理论、以及观察和设计时发挥着重要作用。反复使用这些概念进行教学可以强化学生对这些学科概念的理解运用。跨学科通用概念如:模式(规律)、因果关系:机制与解释、系统与系统模型、物质与能量、结构与功能等。
④工程学内容将深入高中生物学:工程学素养对公民的重要性、在已有的基础上加强工程学教育、工程学教育对教师和学生都有直接的挑战性。
⑤科学探究在生物学教学中保持中保持重要地位:科学探究既是学习方式,也是学习内容,工程学与科学研究并重,但又不尽相同。科学探究虽然是科学家研究自然界规律的方式,其基于证据和逻辑来解释自然现象、寻求答案的思维方式对每个公民都是重要的。
我们应更加注重学科概念教学,尤其是形成围绕核心概念构建学科知识框架的能力,以点带面,打结织网,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在教学中注重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而不是死记硬背琐碎的学科知识。学科知识与工程学的结合,体现了将来对学生的培养将更加与社会接轨,以培养将来走向社会甚至未走向社会就具有生存能力的人才,而不是高分低能儿,读死书的书呆子。
三、面对教学中的瓶颈问题,中学生物学教学策略提升
(1)生物学科的概念教学
在日常教学中错误的观点认为:概念讲透,学生就能掌握,有的甚至认为只要把定义背熟加以练习即可。甚至将事实性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2025 泰安长城中学
Powered by iwms